本文转自:工人日报
坚守职业属性,“升本不忘本”
新闻:最近一年多来,职教本科迈上规模化发展的新征程。宁夏职业技术大学、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和武威职业技术大学近日相继举办揭牌(挂牌)仪式,职业本科的大名单又增添新成员。
观察:近几年,职业本科快速发展,其背后释放了多重政策信号和社会意义,既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顶层设计,也折射出产业升级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。不过,职业本科教育要做好职业教育的“领头羊”,培养高技能人才,还需要在多方面发力。
要发展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,最重要的是“升本不忘本”,这既需要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动摇,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,也要坚持产业需求逻辑起点,走好产教融合之路。实践中,职业本科的发展要坚守“职业”本色,促进本科教育的多样化发展,而不能盲目照搬普通本科教育的经验。只有牢牢守住职教基因,职业本科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走得稳、行得远。
打造社会大课堂,赋能科学教育
新闻:据媒体报道,许多高校的博物馆、纪念馆等都有浓浓的科技味,人们在这里听科学家故事,看科研历程,畅游科学海洋,接受精神洗礼。高校博物馆、纪念馆等场馆,不仅是展示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载体,更是点燃科学热情、传承科学精神、培育未来栋梁的重要课堂。
观察:加强科学教育的供给,更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,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目前,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是社会关注的重点,不过广义上的科学教育边界更为广阔,它面向各年龄段学生以及成年群体,致力于实现全人群的科学素养提升。
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科普月里,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,许多高校博物馆、科技馆向公众开放,不少科技馆人头攒动,折射出人们对科学教育的旺盛需求。激活高校博物馆、纪念馆、科技馆等场馆的价值,关键在于做好“活化”与“融合”,通过“破壁”融合科技、教育、文化资源,强化对受众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,塑造科学精神的社会认同。做好科学教育工作,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,需要多部门、多机构共同努力打造社会大课堂,激发公众兴趣和热爱,为满足人们科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选择。
推行阳光分班,“分得优”还要“育得好”
新闻:据媒体报道,新学期伊始,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“阳光分班”,受到学生、家长的普遍欢迎。有家长表示,“没了所谓‘重点班’‘非重点班’的划分,就不担心孩子受到‘区别对待’”。
观察:义务教育如何筑牢从起点到过程的“全程化公平”,是社会关注的焦点。人们期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,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教育部持续开展阳光招生行动,以公平的起点为每个孩子成长护航。
今年秋季学期,多地多校推行“阳光分班”,如安徽省部署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“阳光分班”,覆盖全省16个市的5856所学校1477896名学生;江西邀请纪检监察员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家长及学生等共同见证“阳光分班”的全过程……“阳光分班”通过科学、公平、公开的方式,让教育公平可知可感,持续增强了人们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“分得优”的同时更要“育得好”,“阳光分班”模式下,学校更需要强化内涵建设,通过保障教学质量、推行多样化课程、综合评价等,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适切的资源和机会。(沙洲)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